在裝修房子的時候,對絕大部分人來說,不會在吊頂上花太多的精力,關注度也不會太高,殊不知,吊頂看似是裝修中的小環節,一個不注意,問題也是一籮筐。
1、吊頂吊不好,變“掉”頂
吊頂最大功能就是遮擋水電管線、橫梁、防水防火、隔熱保溫(尤其是頂樓),便于安裝燈具、中央空調等;
一旦沒選好吊頂方式,吊頂“掉”了,那就悲劇了~
隨著入住時間變長,吊頂掉漆、開裂很平常,這個問題還算是輕微的,用膩子進行修補就解決了;但如果有開裂現象,絕對不能大意,萬一有安全隱患的吊頂掉下來,那就不堪設想。
這是吊頂結構圖,要知道在此基礎上,還要水泥找平層上、刮膩子、打磨、刷乳膠漆,最后再來個吊燈,所以,吊頂不夠穩固,就很難承載后續施工帶來的重力,很容易變“吊頂”。
注意:在吊頂的時候,一定要考慮好龍骨的承重力,一般來說,木方+石膏就OK,但最好是輕鋼龍骨+石膏吊頂,會更安全。
2、吊頂吊不好,空間“無光彩”
吊頂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裝飾,通過吊頂可以協調空間比例,劃分空間布局,光源布置的方式,能為空間營造不同的氛圍......
傳統的以吊燈為中心的設計已經OUT,光線單一,僅有的主照明讓空間缺少了氛圍感;現在的年輕人都偏向于喜歡無主燈設計,一個平平的吊頂就能解決許多事情,還能讓空間有其他可能性。
看完這個圖,就知道吊頂和燈具的關系了。像軌道燈、洗墻燈就不需要吊頂了,直接略過。
特別是嵌入式照明,比如安裝射燈、筒燈、燈帶都要將燈具的零配件都隱藏在內,還是要吊頂的。
要在吊頂前就要確定好燈的點位圖,以便預留燈口、燈槽,如果選錯了或者吊頂的尺寸搞大了,燈很容易就出現“懸吊”的效果。
無主燈設計的吊頂,會改善一些原有空間層高的局限,頭頂也更為空闊,同時,借助落地燈或者臺燈等其他方式來解決照明需求,不影響日常生活所需。
不同的照明方式,自然而然的也會影響空間層高的視覺效果,選對照明方式,才能在吊頂的時候實現空間“光彩”!
3、吊頂吊不好,空間布局受限
其實,誰都希望空間的層高夠高,一般來說,裝吊頂要求層高>2.7米,否則會略顯壓抑;層高不夠的空間,可以選擇不吊頂,來增強空間挑高。
另外,吊頂也能幫你規劃空間,做出新布局,如果沒有做好規劃,很容易造成空間雜亂無章,毫無美感可言。
如何吊頂取決于空間結構、設計方式。有的時候房子雖寬大平整,但帶有梁結構,這時,自然為你劃分了空間區域;但是,有人覺得露梁比較影響效果,要利用吊頂把梁包起來,這種局部吊頂會提高美觀性,但肯定是會影響層高,只要吊頂不低于2.6m,基本沒問題。
開放式的空間結構比較適合全吊頂,會與整體的設計相匹配,更為開闊;但是有的人則喜歡客廳、餐廳有簡單的空間劃分,局部吊頂則比較適合;借吊頂來規劃布局空間,不失為一個好方式,明確了空間的結構,其他也會好辦多了。
吊頂、燈光結合起來為空間布局,綜合性來處理這三者的關系,會讓空間設計更特別,畢竟方方面面都能平衡的很好。
4、吊頂要與風格呼應
雖然現在流行混搭,但是,每一種風格背后,都有相應的吊頂來做支撐,比如歐式等風格要有雕花、或者圓形金箔穹頂,再搭配石膏線,不同的風格的裝修,其吊頂設計也截然不同。
在吊頂的時候,石膏線是很容易強化風格的方式,歐式的設計一般可以選擇以上幾種石膏線,復古感瞬間就有了。
即使同一種風格,利用不同的元素,也會造成不同的效果,吊頂的設計也是很多元的。